Search

#來點小說吧

🐞歡迎收藏或分享,推廣閱讀需要您。🐞

書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來點小說吧

🐞歡迎收藏或分享,推廣閱讀需要您。🐞

書名/ #蒼蠅王
作者/ #William Golding
出版/ #高寶書版

今日介紹經典文學鉅作《蒼蠅王》,慶祝在臺發行滿十週年,高寶出了新書衣版本。新封面紙質是有明顯觸感的厚棉紙(類似),字體燙金帶點斑駁痕跡,中央呈現荒島中拿著長茅的男孩。此設計令人喜歡,選購時關鍵字要加入《十週年紀念版》唷。而舊版封面(滿版英文字與海螺、眼鏡)與黑白版本的電影皆是在我心中生了根的經典呀。

節錄幾段推薦序中的佳句:
「閱讀時,盡量讓角色以一個等待被感受的姿態,而不是以等待被詮釋的樣貌出現在你面前。」

「網路互聯人群,卻也形成孤島。」

「一旦外在約束消失,邪惡就會甦醒,不但將大肆破壞,甚至吞噬自我。」

「我們會依自己的生存位置改變臉孔,只要自己不是那隻被獻祭的豬就好。這是人類的歷史,只是披了件文明的金縷衣。」

這是個主角是群孩童的故事,他們在荒島建立起大人世界的規則與文明,卻也同二戰爆發般制度逐漸崩毀、形成對立。每個孩童在初試獵殺野豬時,「因為不夠狠心,沒辦法一刀刺進有生命的身體裡,也無法忍受鮮血噴湧而出。」
至故事中段逐漸樂於打獵,滿手鮮血地模仿野豬嚎咷奔竄的模樣,「一邊代表了狩獵、謀略、狂歡和力量至上的美妙世界;另一邊則是渴望常規卻遭受挫折的世界。」至此心中的善已然墜落。

孩子中的西蒙理性也賦有極佳的洞察力,發現那駭人怪獸或許就是我們自己,但這說法不被其他人接受。他獨自一人上山遇到吊在樹上獻祭的豬頭(爬滿無數的蒼蠅)時,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心靈對話,預見了他們未來的崩壞。後段故事中「名字」逐漸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「野蠻人」的稱呼。如同書中道:「隱藏起真實面貌的花臉,會引發人心底的獸性。」殘酷的劇情放在孩子身上,令人感到不寒而慄。

其中我最喜歡他們第一次搬拾木材欲生火那段,雖搬著沈重的木頭,臉上卻充滿歡笑,與一同合作的夥伴建立起信賴與友誼。更與之後的刀劍相向形成強烈對比。

我仍相信人性中的善(看了此書更能警惕自己),即使這善如同燭火般隨著外在壓力(同儕耳語、欲望貪婪等)而搖擺不定。與世間的貪嗔癡對抗的善性之火究竟會熄滅還是燎原,是作者最後留下的疑問。

善的養成與惡的滋長需要自律規範,即使在制度下仍會隨時崩解。荒島孩童和二戰中的成人世界一樣,誰都沒有迎來真正的救贖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※五月推薦書籍:《 華萊士人魚 》 ※ig請搜尋:書閣 (有語錄及排版) ※以書為鏡/可以明得失
View all posts